1959年,钱贻简被派到陈毅身边担任保健医生,开始了与这位伟人近距离的接触。他在两年的陪伴中,见证了不少陈毅“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了陈毅不同于外界认知的另一面。
1961年,陈毅接待缅甸总理吴努时,由于身体疲惫,不愿陪同对方泡温泉,巧妙地想出了一个方法,既不让吴努感到不适,又不需要请假或主动表露不想陪伴的心思。
1959年夏,钱贻简被调到中南海保健组,新的工作单位让他直接接手陈毅的健康管理工作。领导简单介绍了陈毅的职务——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年不到60,身体尚好。在中南海,大家都亲切地称陈毅为“陈老总”,而钱贻简则常常称他为“首长”。刚开始在陈毅身边工作时,钱贻简发现,尽管陈毅的白天充满了工作和外事活动,但晚上回到家后,他才会安排时间接受诊察,最常见的就是测量血压。
钱贻简曾经提到,陈毅对身边工作人员关怀备至,特别是在节日里,每逢春节,无论多忙,陈毅都会在除夕或年三十邀请秘书、医生、护士、警卫员等人来家里吃年夜饭。大家一起举杯,陈毅总是亲自祝愿大家春节愉快,气氛温馨和谐。
展开剩余81%然而,工作中的陈毅却非常严格,要求身边的每个人都做到“一丝不苟”。有一次,钱贻简随陈毅出访阿富汗,访问结束后,陈毅召集代表团成员开总结会议,会上,他严厉批评了因专机抵达喀布尔机场时提前半小时导致飞机在空中盘旋的事件。原来,代表团前一天在乌兹别克的塔什干停留,第二天飞往喀布尔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时差,飞机提早到达,而当地接机的领导尚未到达,因此飞机只能在空中等待。
陈毅在会上指责:“如果燃料不足,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次会议上,他平时和蔼的性格难得显露出严厉的一面。这也表明了他对工作细节的极致关注。
在家里,陈毅和蔼可亲,尤其对年迈的父母尤其温柔。尽管他已多年未回四川,但每次一提到家乡,四川口音便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1961年,61岁的陈毅回成都探望年迈的父母,这时他的父母已超过80岁。那天,钱贻简陪同陈毅去看望父母,期间他特意去了隔壁休息。陈毅和父母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谈话间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临走时,陈毅把父母接到宾馆,大家一同共享晚餐。
在回宾馆的路上,陈毅坚持让座给父母,自己则坐在车上的一个小椅子上,尽管他已是年过六十,仍不禁露出了孩子见到父母时的喜悦神情。钱贻简曾深深感慨,尽管陈毅的父母已年高,但陈毅的身体状况很好,未来应该能够安享晚年。然而,谁也没想到,陈毅最终在71岁时因病离世,或许与那个特殊年代的压力、心情郁结以及免疫力下降有关。
陈毅爱下围棋,尤其是在上海时,他常邀请围棋高手与自己切磋。即便是平时空闲时,他也喜欢找秘书下棋,因此,两个秘书杜易和石国宝从起初毫不懂围棋,到后来也成了围棋高手。尽管如此,他们的水平依然无法与陈毅相比。钱贻简曾在上海学习过围棋。有一次,他随陈毅到桂林出差,临休前,陈毅忽然问他:“能下棋吗?”钱贻简答道:“我以前学过,但没有深入研究。”陈毅笑着回应:“那我给你五个子,你陪我下局。”钱贻简略一思索,回答道:“不够,要让九个子。”结果,尽管让了九个子,钱贻简还是输了棋。陈毅笑了笑,随后开始讲述自己的围棋经历。
原来,陈毅年轻时曾在法国勤工俭学,途中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返国途中,他乘船跨越几个月的海洋,为打发时间,船上的一位年长同志带他学起了围棋。在停靠的港口,陈毅和这位同志在海滩捡石头,临时画出棋盘,开始了他的围棋之路,后来,这项活动成为了陈毅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除了担任保健医生外,钱贻简还偶尔担任陈毅的翻译。1962年春,陈毅率领大规模的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会议,会议期间,钱贻简不仅为陈毅提供保健服务,还为其他团员提供了诊疗。有一天,翻译组的成员告诉钱贻简,明天陈毅将会见一位瑞典大使,需他去担任翻译。钱贻简表示自己只是医生,担心翻译不合格,但翻译表示这是陈毅的意思,希望他试试。
会议后,陈毅召集姬鹏飞、乔冠华等人开会讨论会见内容,并对钱贻简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意见。虽然英语翻译基本合格,但在一些外交专用语上仍显生疏。陈毅的这次安排,给了钱贻简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事后钱贻简深感感谢。
陈毅在会谈中使用了一些医疗类的比喻,例如,他将反动派比作“发炎的盲肠”,实际上应是“阑尾”,这种说法让钱贻简印象深刻,因为在陈毅看来,处理阑尾炎等问题正是他熟知的领域。由此,钱贻简也更加理解了陈毅对医学的深厚兴趣和理解。
1961年春,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陈毅在云南大理接机,并陪同他前往昆明。由于昆明的温泉较为著名,接待部门希望陈毅能陪同吴努泡温泉,但由于陈毅长时间旅途劳累,心情烦乱,他并不想去。于是,陈毅巧妙地安排钱贻简带着氧气筒溜达在温泉浴池外面的花园里。
陈毅告诉钱贻简,如果吴努的私人医生询问他为什么拿着氧气筒,钱贻简就回答:“陈副总理身体不适,正在吸氧。”果然,这一招奏效,吴努的私人医生果真好奇地问起氧气筒的用途,而钱贻简按照计划答复。这一巧妙的方式,不仅解决了陈毅的难题,也让他避免了直接向礼宾官请假的不便,足见陈毅的机智与深思熟虑。
1961年下半年,钱贻简调任其他工作,结束了在陈毅身边的保健医生工作,次年他调到北京医院继续从事内科工作。回顾这两年的工作经历,钱贻简对陈毅充满了敬佩。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当有人要求揭发陈毅的隐私时,钱贻简坚决拒绝,表示:“我作为陈老总的保健医生,只了解他的病情和治疗,其他的事情我一无所知。”
这些年来,钱贻简始终保持着对陈毅的敬重和对这段经历的珍视。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官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